匠心品质工业漆
提供环保、优质、创新产品
服务支持
资讯详情
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
缺陷 |
病因 |
解决方法 |
垂流 |
1、稀释剂过量导致油漆粘度太低失去粘性 2、出漆量太大,喷涂距离太近,喷枪移动速度太慢 3、每次喷漆或刷漆太多,太厚或重涂间隔时间太短 4、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,搅拌不均匀 5、被涂物表面过于光滑 6、温度过低,干燥太慢 |
1、按要求配比 2、控制出漆量,喷涂距离为20-30cm,并控制适当的喷枪移动速度 3、每次涂装不宜太厚,涂层厚度一次不能超过30cm,并掌握涂装间隔时间 4、施工中涂料要充分搅拌均匀 5、各涂层之间应仔细打磨 6、涂装室温保持15~30℃ |
起粒 |
1、作业现场不清洁,灰尘混入油漆中 2、油漆调配后入置太久,油漆与硬化剂已产生共聚微粒 3、喷枪出油量太少,气压太大令油漆雾化不良或喷枪离物面太近 |
1、清洁喷漆室,盖好油漆桶 2、油漆配置好不宜放置太久 3、调漆喷枪,以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,确定枪口距离物面10~20cm为宜 |
橘皮 |
1、稀释剂太少,油漆太稠,令漆膜流平不佳 2、硬化剂太多,令油漆干燥大速反应剧烈 3、喷涂气压太大吹皱漆腊以至于无法流平 4、作业物气温太高,令漆膜反映剧速 5、被涂物温度过高 6、喷涂距离过远或过近 |
1、按使用说明配比,调至适当粘度 2、按使用说明配比 3、调整气压,不可太过 4、注意现场气温,可添加慢干水抑制干燥速度 5、缩小温度差异 6、确定枪口距离物面10~20cm为宜 |
起泡 |
1、压缩空气有水混到漆膜上 2、作业现场气温高,油漆干燥太快 3、物面含水率太高,空气湿度大 4、一次喷涂太厚 5、填充不良 6、油漆调配的粘度过高 |
1、油水分离器,注意排水 2、添加慢干水 3、物面处理干净,油漆加防白水 4、一次不宜太厚,视出油量2-3遍自行掌握 5、充分填充底材 6、调配适当的喷涂或刷涂粘度 |
针孔 |
1、硬化剂过量,一次喷涂太多太厚 2、每次喷涂时间间隔太短,导致漆膜太厚 3、油漆粘度过高 |
1、按比例调制,一次喷涂不可太厚。 2、漆膜完全干燥打磨后再涂下一层。 3、调配适当的喷涂或刷涂粘度。 |
泛白 |
1、作业现场温度大,漆膜反映剧烈,可能和空气中水分结合产生泛白现象 2、一次喷涂过厚 3、喷气中有水分 |
1、注意现场温度,可添加防白水,阻止泛白现象发生 2、每次涂装以不超过35μm厚度为宜 3、压缩空气过滤 |
开裂脱落 |
1、硬化剂过量,令漆膜变脆而失去韧性 2、下层未干,上层太厚,引起密度不佳 3、底层不清洁,有油污,前处理不当,影响密度 4、硬化剂加入油漆未搅拌均匀,令硬化不良。 5、底面不相容,发生咬合现象,引起脱落。 6、调油漆时要搅拌均匀,以防止颜料与油漆分离,令漆膜密著不佳 7、木材含水率太高或太低 |
1、按要求配比 2、下涂不干,绝不上涂 3、用稀释剂清洗吹干即可 4、充分搅拌均匀 5、注意底面配套 6、含颜料油漆先搅拌均匀,再调配使用 7、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-13% |
咬底 |
1、上下层油漆不配套 2、层间间隔时间不够 |
1、应使用配套上下层油漆 2、需待油漆干透后涂下一层油漆 |
光泽不均 |
1、漆膜太薄,稀释剂加入太多 2、物面粗糙、封固不良 3、底层未干透就涂下层 |
1、应按比例添加稀释剂,并增加涂层次数 2、物面打磨须平整,底层封闭彻底 3、需待干后,(以不粘砂纸为宜)涂下一层 |
缩油开花 |
1、物面含有油,腊类不洁杂质 |
1、用稀释剂擦洗物面,并打磨干净 |
干燥速度慢 |
1、环境温度太低或温度太高 2、硬化剂配比太少或误用慢干稀释剂 3、被涂物有水份,油质蜡等的附着 4、被涂物含水率过高 5、涂装过厚 |
1、应避免在温度5℃以下施工或温度80℃以上施工 2、应按正确的比例配制,应选择适宜的快干稀释剂 3、用稀释剂或碱性液清洗干净 4、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-13% 5、适当的喷涂,膜厚以不超过35μm为宜 |